毕业即“出道”?! 近日, 一度火上热搜的“上戏416女团” 有了最新消息! 据了解, 团队队长边靖婷和队员杨淅 已正式成为 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的演员, 一起走起了“花路”~ 此前,还是大学生的她们 曾用京剧声腔唱火《探窗》《赤伶》, 视频一度在网络刷屏。 12日,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, 边靖婷表示,自进团以来, 她已登台演出了两三次, 也表演了自己的主戏。 “除了学校老师要求做到的, 自己对角色也有了更多理解。” 如今,在剧院演出之余, “上戏416女团”仍会在抖音上更新作品。 由于几人不在同一城市, 更加复杂的剪辑 偶尔会让边靖婷忙碌到凌晨2点。 但令她欣慰的是, 不少粉丝因她们的视频 对京剧产生了兴趣, “有的人会搜京剧大师的唱段听, 也有人说要开始学唱京剧了, 一切都值了。” 90后、00后被传统戏剧圈粉! 除了“上戏416女团”, 不少专业人士也 同样绽放着戏剧之美↓ 浙江宁波, 越剧演员陈誉所在的剧院 因疫情关闭后, 陈誉也开始直播越剧选段, 坚守自己的梦想。 辽宁大连京剧院的青年演员任思媛, 已在抖音拥有近20万粉丝。 今年83岁裘派传人李长春先生 曾去过任思媛的直播间, 并对她表达了肯定, “你们年轻人的东西我不懂, 但借助互联网弘扬国粹的影响力 这条路是对的。” 据央广网,《2021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》显示, 非遗戏剧类视频累计播放600亿次, 90后、00后已经成为 抖音听非遗戏剧的主力, 占总观众的52%。 委员代表热议: 传统戏剧如何踏“浪”而行? 全国人大代表、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认为, 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能让 年轻人和传统戏曲从业人员“亲密接触”, 近距离直观感受传统文化魅力, 了解戏曲价值以及 戏剧人台前幕后的故事。 在全国人大代表张辉看来, 直播带来的戏曲文化影响力 甚至远超过线下演出。 “线下受场地限制, 一场最多千名观众, 演出100场也只有十来万观众, 但在抖音直播一场 就有线下演出100场的传播效果。” 全国政协委员、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认为, “京剧艺术是舞台艺术,京剧的价值在舞台上,欣赏戏剧需要在剧场。” 但他也坦言, “尽管短视频平台取代不了 京剧艺术真正的发展、提升, 但它对宣传一位演员, 介绍一段唱腔,介绍京剧知识, 是很好的媒介。 正因为如此, 大连京剧院去年 也开设了官方抖音号。” 杨赤对院里的演员既约法三章又持开明态度: “只要不耽误舞台演出,舞台演出质量没有下降,就可以直播, 但内容只能是京剧,不能(有)其它。” 杨赤建议,恢复举办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。 据了解,这项赛事自1987年开始举办, 四年一届,连续举办7届后停办。 “大赛停办近10年来,一些青年演员失去了动力。”杨赤说, “以往大赛之前,青年演员们汗流浃背排练练功的场景在全国剧团比比皆是。” “国粹京剧太需要年轻人了!” 他希望青年京剧演员更多地获得比赛锻炼的机会, 有更好的状态去把国粹艺术发扬光大。 把京剧的观众留下, 把这份欣赏力传承下去 才能让传统文化, 在历史的洪流中经久不衰, 在时代的浪花中, 熠熠生辉! 来源:中国青年报 |